白鲸出海—让中国互联网服务世界
{{user_info.user_name}}
您当前是白鲸会员
开通VIP,享受更多服务
会员到期时间:{{user_info.expire_date*1000 | formatDatebyDay}}
合作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operation || 0}}次
合作发布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release_cooperation || 0}}次
公司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mpany || 0}}次
榜单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rank || 0}}次
报告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book || 0}}次
鲸币数量:{{user_info.jingbi}}
发布
当前位置:白鲸出海 > 资讯 > 正文

悄然兴起的助眠经济,出海App月流水做到30万美金(下)

 • 

新产品或许应该跳出“音频助眠”的局限

虽然相比于冥想 App 市场,助眠 App 的市场更容易切入,但是这个市场的空间有多大是一个问题。像前文中所说,很多冥想 App 中都加入了助眠功能,这让助眠 App 看上去像是冥想 App 的一个“切片”。

因此去思考助眠 App 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这一问题,出发点在于助眠 App 与冥想 App 的助眠功能相比有哪些差异化存在,而“专注”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助眠 App 越能够在垂直领域体现出专业性的优势,就越不容易被冥想 App 的助眠功能所取代。

我们先去看一下海外头部的冥想 App 都在怎么做助眠的功能。

经过笔者对「Calm」和「Headspace」两款产品的助眠功能的体验,发现这两款产品几乎覆盖到了当前市面上“音频助眠”的所有内容形式。在这里笔者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这两个产品的助眠功能有哪些。

产品睡前故事白噪音噩梦求助助眠音乐助眠冥想
Calm×
Headspace

*助眠冥想就是以冥想的形式来帮助用户入睡。

「Calm」和「Headspace」所包含的助眠功能几乎一致,「Headspace」只是比「Calm」多了一个“噩梦求助”功能,也就是做噩梦醒来之后以音频的形式帮用户再次入睡。在体验过几款出海的助眠 App 以及榜单上排名靠前的海外助眠 App 之后,笔者也发现「Calm」和「Headspace」的助眠功能几乎包含了目前市面上所有“音频助眠”的内容形式,其他产品很难在“音频助眠”上再有所创新。但是换一个思路,在音频助眠之外,笔者还看到了助眠 App 的其他一些机会。

专业性是提高壁垒的关键

无论是「Calm」还是「Headspace」,都把 Sleep 单独设立为了一个一级标签,可以看出这两款产品对助眠功能的重视,也反映出助眠类 App 必须要在“助眠”这个垂直领域增强一些专业性,才能在与「Calm」和「Headspace」的对比中体现出优势来。

比如出海的产品「ShutEye」,除了有白噪音、睡前故事、睡眠冥想等助眠 App 的“标配”以外,还增加了一些专业内容。「ShutEye」的第二个一级标签“Program”是一个帮助用户根据个人情况设计睡眠计划的版块,根据「ShutEye」 App 内的介绍,「ShutEye」为用户制定的睡眠计划基于“CBTI(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App 会为用户设计个性化的失眠解决方案、提供 20 多个睡眠课程、15 个自我放松的练习,试图从医学的角度去帮助用户解决睡眠问题,这是「ShutEye」与其他以白噪音为主要形式的助眠 App 最大的区别。

1618395183(1).png

对于「ShutEye」的这一治疗方法,用户的接受度似乎也很高,一位 iOS 用户评论说在用「ShutEye」之前只能依靠褪黑素治疗失眠,有了「ShutEye」之后终于可以更快地入睡了。但实际上,这款 App 的一星评论也不少,解决了这些问题,可能收入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图片4.png

iOS 用户对Shuteye的评论

此外,「ShutEye」还围绕“助眠”这一需求加入了很多实用性的功能,比如通过收录用户睡眠时发出的声响来监测用户的睡眠质量,并且为用户生成睡眠质量报告、根据用户的睡眠习惯设定智能闹钟,以保证在浅睡眠阶段叫醒用户等更加专业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个助眠 App 中 3 月收入最高的「Sleep Cycle」就是以智能闹钟作为主功能,由此可以看出,用户不仅需要助眠,围绕着睡眠的各个节点痛点都不少。

相比于「ShutEye」,其他两款出海的助眠 App 都没有通过增强专业性来提高自身的壁垒,从体验上来看跟Calm的睡眠功能相差不大,这应该也是这两款 App 成绩不如ShutEye的原因之一,根据 SensorTower 的数据显示,另外两个出海产品「DeepSleep」和「Mindzone」的 3 月份收入分别是 10 万美金和 1 万美金。

综上,虽然「Calm」和「Headspace」都把 Sleep 设为一级标签,但毕竟助眠也只是冥想产品中的一个版块,作为垂类的 App 要能够纵向增加自身的专业性凸显出产品优势,否则很容易被用户基数更大的「Calm」或「Headspace」取代。

今年刚上线的两款新品也许能代表助眠App的创新方向

海外主流的睡眠 App 都是在以音频的形式提供服务,内容主要是白噪音、睡前故事等,另外有很多 App 都在 IP 上做文章,比如「Calm」请到了马修·麦康纳读睡前故事,另一个叫「Sleepiest」的助眠 App 则是以“获奖演员读睡前故事伴你入睡”为卖点。

图片5.png

但是从效果来看,白噪音、用明星的声音朗读对冥想用户可能有所帮助,但是对于助眠的作用却不大。根据笔者个人的失眠经验,很多人睡不着的时候越去刻意做一些助眠的行为反而越容易焦虑。对于很多失眠患者来说,分散注意力、获得失眠时的陪伴可能更加重要。

有两款 App 就是从这一出发点设计的,在这里分享一下。

一款 App 叫「Guru」,目前排在美国 iOS 健身&健康类 App 下载榜第 7 位,是排名最高的助眠 App。「Guru」的产品很简单,用户进入 App 之后会面临“听故事”和“冥想”两个选择,「Guru」 比较有创新性的是它展示有声故事的形式不是主流 App 那样以缓和的声音读一篇完整的故事,而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用户听着两个人的对话内容入睡,这跟国内一些网友通过听相声入睡是一个道理.......交互性的内容容易引发用户的联想,能更好地转移注意力、放松情绪。

1618395232(1).png

值得一提的是「Guru」今年 2 月份才刚刚上线,能在短时间内在排行榜升到很高的位置而且长期保持住,也可以反映出Guru的这种形式迎合了当前助眠产品受众的需求。

另一个形式上的创新是直播助眠,乍一听,简直是个 bug。之前《Calm No.1玩家地位不可动摇?已经有竞品实现突围》的文章里也提到「 InsightTimer」引入直播冥想指导之后,一些直播间的观看量甚至跟「BIGO LIVE」直播间人数相当。在美国用户逐渐被教育开始看直播的背景下,又一个叫「WAVE」的助眠直播平台在今年 1 月份上线了。在这个平台中,有众多主播,他们会面对着镜头,打着昏暗的灯光,通过直播的形式以非常轻的声音与观众聊天说话,直播的时间一般在当地时间的晚上。

1618395257(1).png

「WAVE」的主播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睡眠教练”。在网站 Backstage 上,笔者看到了「WAVE」招募“睡眠教练”的帖子,“所有「WAVE」的教练都要报名参加一个为期 7 天总时长 20 个小时的训练课程才能成为睡眠教练。”

图片6.png

WAVE的招募信息丨来源:Backstage

虽然目前「WAVE」的用户量还不高,根据 SensorTower 的数据显示 3 月份全球下载量只有 2 万次,但是毕竟上线时间不久。失眠人群的孤独感可想而知,因此这种陪伴式睡眠能否流行还值得观察。

这里补充一个最近观察到的点,关于直播。

大家都在看美国的直播带货,因为电商是互联网的几个最重要的变现模式之一。但从长时间的观察来看,对于直播带货这件事情,美国真的不太一样,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直播带货,可能发展并不会很顺利(等打脸)。

但笔者认为美国用户就不喜欢直播吗?不是,只是在购买商品这件事情上,美国用户没有这个习惯/或者说习惯转变很困难,因为性价比不是重点(在当地卖场买贵了,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请求返还差价),直播带货需要找到其他能够吸引美国用户的点,这也是为什么垂类直播带货平台在美国一直融资的原因,它们选择了“专业性”而非性价比。

回到直播上,我们看到游戏直播数据一直在涨、Twitch 上的 just chatting 直播内容数据一直在涨、dating 里面有直播、冥想里面有直播,貌似,在美国,直播与垂类、专业等名词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

回到助眠,从失眠群体非常容易孤独的这一特性出发,助眠 App 也可以去做一个围绕失眠群体的垂类社区,这在海外也是一个可行路径。比如国内的小睡眠 App,创立了“声音社区”和“一起听晚安电台”的功能,用户可以自制助眠音频上传到社区中,其他用户听过之后也可以在评论区互动。在评论区中用户的评论都非常简短,好像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存在,让其他用户感觉到“你不是一个人在失眠”。

图片7.png

小睡眠App

总之,失眠群体容易孤独,产品需要想办法把用户连接在一起,当然不是一起失眠,而是让用户感觉到彼此的存在。

结语

头部冥想 App 已经把音频助眠能做的全都做了,但是助眠不只有音频这一种形式,通过提高在睡眠这一垂类领域的专业度、开发更多合适的形式来助眠等,都是助眠 App 可以尝试的方向。也许目前助眠功能更多还是冥想 App 中的一个分支,但是在美国助眠市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助眠 App 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助眠 App 也可以脱离冥想有些玄学的定位,更多地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本篇文章属于白鲸出海原创,如需转载:需联系授权方可,未经授权严转载!】

友情提醒:白鲸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51244
{{votes}}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51244
{{votes}}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与CE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