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海—让中国互联网服务世界

{{user_info.user_name}}
您当前是白鲸会员
开通VIP,享受更多服务
会员到期时间:{{user_info.expire_date*1000 | formatDatebyDay}}
合作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operation || 0}}次
合作发布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release_cooperation || 0}}次
公司查看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view_company || 0}}次
榜单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rank || 0}}次
报告下载次数: {{users_vip_equities.download_book || 0}}次
鲸币数量:{{user_info.jingbi}}
发布
当前位置:白鲸出海 > 资讯 > 正文

院线电影为何纷纷上线流媒体?谁的蛋糕被分走了?

 • 

原标题:院线电影为何纷纷上线流媒体?谁的蛋糕被分走了?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线下的实体影院业务步入低谷,加速了电影行业从线下流向线上。

早在 2020 年 12 月初,传媒巨头华纳就宣布将在其新推出的 HBO Max 流媒体服务平台上同步发行院线电影。此举一出,诸多影迷和影评人纷纷表达了对线下影院加速衰落的悲观情绪。

不过,一片感叹声与质疑声中,最为响亮或许来自于那些知名的演员们:电影演员的薪酬在此大潮下将受损——电影加速上线流媒体后,将从院线票房收入中分走一块原本归属于电影演员的大蛋糕。前段时间,斯嘉丽·约翰逊就因《黑寡妇》电影在北美地区院线和 Disney+ 同时上映而起诉了迪士尼公司。

本期全媒派将从传统电影行业原来的分账模式说起,与大家聊聊流媒体服务上线电影将会如何影响电影明星的荷包,以及媒体公司积极将影片上线流媒体的主要原因。

传统电影行业的分账模式

在国外电影行业,有影响力的电影明星,以及一些一线电影导演往往不仅能拿到片酬,还能够拿到电影利润分红,这一部分的收入通常是取决于电影在线下影院的表现,也就是票房收入。

例如,通常一些电影公司会向主要的电影演员支付 1500 万美元至 2000 万美元不等的薪酬。他们除了这部分固定收入以外的片酬,则来自于票房收入中一定比例的分账奖励。

对于那些备受追捧的电影特别是大热的系列电影来说,票房部分的回报是尤为可观的,比起前期支付的固定片酬,票房分红往往更有潜力、也更丰厚。比如,出演《碟中谍》系列的阿汤哥 Tom Cruise 就凭借这一系列经久不衰的超高票房表现赚到手软。

而除了一线演员,其他的一些演员、编剧以及剧组成员也有他们赚取额外收益的渠道:比如每当电影以 DVD 的形式出售或者授权给电视网播放时,他们就能从中分一杯羹。

同步上线流媒体:逆流而行 or 大势所趋?

流媒体服务对于传统电影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毫无疑问,发行方将影片在院线和流媒体同步上映的做法也招致了许多利益相关方的强烈反对与抗议。

“黑寡妇状告迪士尼”正是电影明星反对流媒体过早分流线下票房的典型例证。这一次,“黑寡妇”举起了武器,枪口径直指向了她的老搭档迪士尼。

在2.webp.jpg

#斯嘉丽·约翰逊状告迪士尼#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图片来源:微博

漫威电影《黑寡妇》的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在 7 月底向洛杉矶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迪士尼在《黑寡妇》登陆院线首映的同时将电影上架流媒体服务平台 Disney+ 线上播出,约翰逊指控迪士尼的这一做法违反了双方签订的合约,迪士尼曾承诺本片将在院线独家发行,而迪士尼目前的做法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过,面对“黑寡妇”的指责,迪士尼也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迪士尼的一名发言人果断回应道:约翰逊的这则法律诉讼完全没有法律依据,且毫无意义。并声称已经完全遵守了与斯嘉丽·约翰逊的合约,并且《黑寡妇》在 Disney+ 上通过 Premier Access 的上线也为她带来了 2000 万美元的巨额补偿。

既然将电影上线流媒体会损害诸多主要演员的核心利益,甚至遭遇激烈反抗最后吃上官司,为何媒体公司们还会“逆流而行”,不顾反对选择将影片放到流媒体服务平台上去播放呢?

或许疫情只是提供了一个巧合的导火索,而流媒体平台与院线电影全然不同的发行逻辑才是吸引媒体公司们纷纷上线交出电影作品的关键因素。

导火索:疫情之下实体影院遇冷

媒体公司此举看似是“逆流而行”,实则是在电影行业风云际会、暗流涌动之下的“顺势而为”,新冠疫情则是加速电影发行上线流媒体这一趋势的直接导火索。

2020 年的圣诞节,疫情依然肆虐之时,《神奇女侠 1984》选择在影院和 HBO Max 同步上映。然而这部电影在美国院线上映的第一周,仅落得惨淡至极的 1670 万美元票房。来个对比感受一下这个跳楼式落差——2017 年《神奇女侠》上映美国影院第一周,获得的票房就高达 1.03 亿美元。

可见,新冠疫情下的社交隔离让许多人远离了实体影院这样的高密度人群聚集地,随之而来的是对实体电影票房的毁灭性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从线下转向线上的确是媒体公司降低疫情风险的不二选择。华纳公司也一直在积极地与各大电影制片人、影星以及投资商洽谈新合同,以更早支付的预付款项和更快兑现的分红奖励作为筹码,推进电影的流媒体播出事宜。

尽管华纳传媒的 CEO Jason Kilar 一直强调这种发行模式仅仅只是当下应对疫情冲击的一种手段,但许多娱乐业内的高管预计,最终华纳将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自己已经很难再回头。

因为电影走向网络播出平台是大势所趋,疫情之后要想再返回以往电影发行的旧模式,只能像是“把牙膏再推回牙膏管”,根本就难以实现。

版权打包:难以抗拒的安稳选择

疫情只是推动媒体公司把电影放到流媒体上发行的一个导火索,而流媒体发行带来的稳定盈利模式与更为开放的发行模式才是真正牢牢吸引媒体公司们的必杀技。

据报道,2019 年的电影《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光这一部电影就为迪士尼公司带来了 9 亿美元的巨额收入。相应的,这些大片的电影巨星也当然可以从可观的票房收入中大赚一笔。其中,“钢铁侠”扮演者罗伯特·唐尼就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共计 7500 万美元的片酬以及分红。

然而重点就在这里,这种超强吸金体质的电影毕竟只是不可胜数的电影作品中凤毛麟角的少数派。每一个“钢铁侠”、每一部《复仇者联盟》背后是无数个追逐梦想却默默挣扎在亏损边缘的制片人、投资方——仅 2019 年这一年,就至少有来自不同电影工作室的五部电影,每一部都亏损超过 1 亿美元。因此,Netflix 等流媒体服务就为电影公司们提供了一个风险较小的选择。

与院线发行电影的模式不同,当流媒体服务商购买一部电影时,往往会一次性购买这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版权。这样的版权打包模式其实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这场买卖里的卖家,也就是那些大多数为了盈利苦苦挣扎的电影公司们。

他们不必再谋求一定要迎合数十个外国市场观众的口味,反正只要有人喜欢,电影版权往往就能索性一股脑儿打包向流媒体服务商卖出个不错的价钱。

这种模式对于许多力求盈利的电影人来说实在是很难抗拒的,尤其当他们正在制作的电影并不是那种卖座的爆米花电影、并不是那些好莱坞商业大片,这种安稳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 Alfonso Cuaron 的作品《Roma》就是一部全西班牙语的黑白电影,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取材于他本人在墨西哥城度过的童年。这样的题材绝对在大部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射程之外,流媒体巨头 Netflix 则慧眼识珠,在 190 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上映了这部影片。2019 年,Cuaron 正是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因此,流媒体服务为传统电影公司们提供了与走院线发行截然不同的盈利模式,而且更为安稳、有效规避风险,甚至带来了一定的创作自由空间。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势对于许多电影公司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越来越多曾经推崇大屏幕“观影体验”的传统电影公司也开始争先恐后地为流媒体服务制作电影。

在这场流媒体进军电影业的强劲大潮面前,那些被动了荷包的电影明星、那些坚持院线至上的传统电影工匠们的反对很可能不会产生太多水花。

正如华纳传媒 CEO Kilar 回望十几年来的媒体业发展脉动后说的那样:“我们从现在往回看,看看媒体业最近这十五年,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会保持不变。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我们唯一能够依靠和指望的,也只有改变。”

流媒体到底分走了电影演员多大蛋糕?

流媒体到底分走了电影演员们多大的一块儿蛋糕?不同电影的市场表现和分红比例不同,无法一言以蔽之。不过,流媒体主要还是通过对于线下票房的挤占抢走了市场份额,让电影演员们的利润分红随之缩水。

首先,有些流媒体服务上线的电影并不会在影院上映,而是仅在流媒体平台发行上映。与未知的电影票房相比,电影公司只能得到流媒体服务预付的一笔费用,这种情况下主要演员等人的票房分红当然就会随之受到影响。

并且,如果一部电影并没有在影院上映,那么这部电影的 DVD 销售和电视放映方面的收入也就往往没太多油水可捞了。这样的发行方式只会使得电影演员等一批人失去一大笔曾由票房和其他授权销售收入带来的附加报酬。

例如,好莱坞演员 Ryan Reynolds 以 2700 万美元的片酬出演了 Netflix 参与联合出品的 Six Underground。Will Smith 则以 3500 万美元的片酬出演了 Netflix 原创科幻电影 Bright 2。Netflix 付给他们的这些片酬就是他们可以从当下这部影片中获得的全部收入。无论日后观众有多么喜欢这些影片,在流媒体平台上点播再多次,他们所能得到的片酬也依然还是这么多。

其次,有一些流媒体服务平台上线的电影也依然会在实体影院播出。比如华纳公司选择同步在旗下的 HBO Max 和院线上线电影,“寡姐”斯嘉丽·约翰逊此次被上架到 Disney+ 上的电影《黑寡妇》实际上也同样在院线登陆,但更为便捷、低廉的流媒体服务对其票房的分流力量依然不容小觑。

《黑寡妇》所属的漫威系列电影总收入已经超过 225 亿美元。可以说,这一系列电影对于出演的主要演员来说绝对是名利双收。斯嘉丽·约翰逊此次诉讼的一个核心指控是:迪士尼曾向她保证,只会让《黑寡妇》在院线独家上映。

诉讼中提到,她与迪士尼旗下的漫威娱乐公司曾达成了协议,约定该片将会在院线发行,而她本人的收入也与该片的票房息息相关。正如她本人、迪士尼、漫威以及各位好莱坞同行都知道的那样,“院线发行”的意义应当指的是影院独家发行。

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根据诉讼,迪士尼将影片上线 Disney+ 的举动将会使得约翰逊损失 5000 万美元。

《黑寡妇》这部影片在流媒体 Disney+ 上线的首周,就斩获了 6000 万美元的线上票房,同期在美国国内与海外的院线票房收入达到 1.58 亿美元。并且,这部影片在美国国内的票房以短短五天的速度就突破了 1 亿元大关,成为疫情暗夜下依然矫健的一匹票房黑马。

在5.webp.jpg

图片来源:公众号提供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部影片的票房以极快速度达到一个令人可喜的峰值之后却又迎来了一个断崖式的下跌,跳水式的票房表现可能使《黑寡妇》成为漫威宇宙中票房最低的影片之一。

很多人可能产生这样的关联——流媒体同步上线正是票房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足不出户就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看到最新的电影,还不用担心人群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对很多观众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总体来说,流媒体服务进军电影行业,对于电影演员来说是喜忧参半的。对于斯嘉丽·约翰逊这种量级的演员来说是被侵蚀票房巨额分红,而对于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演员来说却可能是稳定的片酬支付保证和更多的演出和曝光机会。

另一方面,流媒体服务的版权打包购买模式,也会显著提高电影演员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有助于演员逐渐建立起个人品牌形象,有效提升公众认知。

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寡姐大战迪士尼”不仅仅是流媒体发展电影业务过程中的一个有趣插曲,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诉讼能够让电影公司、流媒体、电影演员之间分账模式变革的议题讨论走向公开化。

美国娱乐周刊杂志 Variety 指出,这意味着未来电影行业应当积极应对流媒体服务的参与和介入,从而建立一套全新的薪酬支付体系,在电影走向线上流媒体平台的过程中,依然尊重那些为电影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让这些电影人才的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文章信息来自于全媒派(ID:quanmeipai) ,不代表白鲸出海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对于因本网站内容所引起的纠纷、损失等,白鲸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友情提醒:白鲸出海目前仅有微信群与QQ群,并无在Telegram等其他社交软件创建群,请白鲸的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警惕他人冒充我们,向您索要费用、骗取钱财!

本文相关产品

Netflix

Netflix

阶段:已上线

平台:iOS,Android

所属类型:应用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42372
{{votes}}
分享文章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42372
{{votes}}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与CEO聊合作

(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